1、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指標定義
從系統設計的觀點看,所謂繼電保護系統即由一套套相互獨立的繼電保護裝置以某種方式連接起來共同組成的系統。描述繼電保護系統的可靠性—般有兩個指標。即設備的可靠性與功能的可靠性。設備的可靠性以可用度A描述,即從二次系統的觀點描述投入運行的繼電保護系統在任何時刻處于工作狀態的概率。功能的可靠性以可靠度K描述,即從一次系統的觀點描述處于工作狀態概率,可靠度與繼電保護的誤動(包括無選擇性動作),拒動概率有關。為了能全面描述繼電保護系統的可靠性.定義完好率P=AR,作為綜合可靠性指標。
2、繼電保護裝置的可靠性指標。
對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的狀態描述及我國電力系統中的習慣,繼電保護裝置可靠性指標主要由正確運輸工人和率PC和不正確動作率PE它包含誤動率和不正確動作率。若繼電保護裝置證確動作次數為R,區內故障正確動作次數為Rl,區外故障正確不動作次數為R2,正常運行時正確不動作次數為R3。
(1)將區外故障正確不運輸工人和納入繼電保護裝置運行時正確工作率指標計算內能更合理,正確地評價其運行性能指標及利于其正確使用,改進和完善。(2)將正確工作率指標細分為區內故障正確動作率,區外故障正確不運輸工人和率又分為正方向區外故障正確不動作率和反方向區外故障正確不動率,不正確工作率分為正方向區外故障誤動作率,方向區外故障誤動作率,正常運行時誤動作率和拒動率。這有利于對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性能及出現的問題進行更為具體深入的分析和研究。(3)如何更進一步合理地計算保護裝置運行的可靠性指標尤其是正確工作率指標是—個十分值得深人探討的問題。
3、新舊繼電保護器技術性能對比
3.1 與傳統的電磁型繼保裝置相比,實現綜合自動化的微機型繼保裝置具有如下特點:
(1)裝置維護調試方便,易于操作,保護性能得到較大改善。(2)裝置功能多,先進,可靈活選擇,邏輯回路動作正確率,可靠性高。(3)裝置實現了遙近代.遙測,遙信,遙調功能,取代了傳統變電所的預告信號,事故音響,儀表監測的作用.實現了遠方監控。取代了傳統的有人值守模式。(4)實現CGS衛星對時及故障錄波功能,極大地方便了對電力系統故障的分析處理。
3.2 目前階段,繼電保護的運行環境基本未變,現代化電網、綜合自動化變電站對繼電保護全方位的功能要求越來越高,與電磁型保護相比,微機裝置對對抗干擾,防雷擊,工作環境。電源電壓等客觀條件的要求更高,在變電站的遠方后臺監控,還有不盡完善之處。這就需要改進繼電保護的管理,發送繼保設備的設計維護方法,以補充和完善綜合自動化變電站的功能,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4、對繼電保護在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分析
4.1 選型設計
(1)統籌規劃,應選擇使用名牌廠家,技術成熟,設計完善,性能穩定可靠的繼保產品,確保設備硬件質量過硬,能在系統中長期穩定過行。避免選用技術過渡型,性能不穩的設備,導致在運行中出錯或發生缺陷,再去耗費大量物力、人力進行更換改造。(2)應有全局觀念,科學設計,合理配置,使繼電保護,計量,測量,信號,控制,遠動等相互配合,共同協調工作,保證整個系統處于高水平運行狀態下。(3)使變電站設計適宜和于綜合自動化及傳統的有人值守兩種模式,建議保留傳統變電站的事故音響,預告警鈴,電壓監測作用。(4)有些變電站在綜合自動化改造后,其接地網未變,但是,隨著電力系統的發展,短路容量不斷擴大,微機型保裝置對變電站接地網的要求越來越高。(5)建議改進監近代數據庫,將后臺信號按重要等級,變電站名稱,劃分“保護出口。開關跳閘,I類缺陷,告警”等。
027-6337-2162
183-2704-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