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區塊鏈的光伏補貼系統
4月10日,國網浙江電力科學研究院、浙江海寧市供電公司、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郵電大學等聯合研發的基于區塊鏈的地方光伏補貼系統正式上線試運行。該系統采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光伏補貼數據的公示和審核,有效提高光伏補貼數據的可信度與透明性,提高光伏補貼公示和審核效率,加快中小微企業資金回籠,優化營商環境。本次試點應用涉及光伏發電用戶112戶,光伏發電量約1318.77萬千瓦時,光伏補貼資金約387.09萬元。
據悉,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首次實現了區塊鏈和物聯網在電力行業的融合應用,確保各個參與主體之間的數據一致性,解決平臺方自證清白、數據安全等問題,推進能源數據融合。同時,將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為能源數據流通提供新的方式。通過將光伏發電量數據上鏈,發電方可在光伏補貼系統查看核實發電數據,雙方確認無誤后,再經政府確認即可作為補貼發放依據?;趨^塊鏈的市縣級地方光伏補貼模式,為區塊鏈抗擊疫情、改善營商環境提供了典型方案。
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共享服務
為破解“找數難、用數難”,實現數據“可見、可得、可信、可用”,國網大數據中心積極推進區塊鏈技術在數據資產管理中的應用,探索構建電網數據資源目錄區塊鏈,打造電網數據可信共享服務體系。將數據目錄、共享規則和操作行為上鏈,實現數據定位、智能授權、安全共享、質量評估等,提升電網數據現代化治理能力。
通過提供數據源頭的登記確權、數據使用的授權驗證、數據管理的調用溯源、數據共享的可信計量等服務,促進電網數據的開放共享、安全合規,實現電網數據資產的高效管理和價值運營。對內實現業務部門之間數據橫向協同、“總部—省市”兩級數據縱向貫通,對外面向能源、政務、金融提供可信數據服務,助力電網數據開放共享和價值釋放。
電網數據資源目錄區塊鏈將促進國網鏈(數據側鏈)與數據中臺融合應用,支持提升數據權限管理、敏感數據管理、數據安全分發、數據使用監控能力,真正實現電網數據資源“看得見、拿得到、信得過、用得上”。
027-6337-2162
183-2704-7090